• 碳中和的地球解方

    台灣品牌永續藍圖

    在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的大背景下,碳中和理念已成為各國政府、企業及個人共同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在台灣,面對未來的永續發展,如何有效地結合前零碳大學陳來助校長所倡議的人工智慧(AI)、商情智慧(BI)以及碳智慧(CI)成為未來永續道路的核心。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的戴中興校長依據「三I」策略,針對碳時代所面臨的三個主要痛點,提供了深刻而具啟發性的解決方案。
    在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的大背景下,碳中和理念已成為各國政府、企業及個人共同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在台灣,面對未來的永續發展,如何有效地結合前零碳大學陳來助校長所倡議的人工智慧(AI)、商情智慧(BI)以及碳智慧(CI)成為未來永續道路的核心。台灣品牌永續藍圖學校的戴中興校長依據「三I」策略,針對碳時代所面臨的三個主要痛點,提供了深刻而具啟發性的解決方案。

    解決痛點一:落地發揮與資訊落差
    台灣目前已有近2萬名接受過各類永續課程的斜槓專業人士,但如何將所學知識實際應用於商業環境,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資訊不足問題,仍是一大挑戰。借助AI技術,企業可以更快獲取和分析相關數據,BI則能使得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清晰可見,而碳智慧將指導企業在減碳與永續經營方面的具體步驟。透過這樣的結合,學員所學可以順利轉化為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促進中小企業在碳中和道路上的發展。

    解決痛點二:碳焦慮與碳憂鬱的教學輔導生態系統
    不少企業在面對碳中和的具體實踐時,常常感到焦慮與憂鬱。一方面是不知從何入手而產生的焦慮,另一方面是實施後的錯誤決策帶來的憂鬱感。戴校長提到的碳教育生態系統,正是為了打破這一困境。通過建立一套全面的教育與培訓體系,企業人員可以獲得所需的知識與技能,幫助他們做出更科學、有效的決策,緩解碳焦慮與憂鬱。

    解決痛點三:碳藥方的市場通路
    最後,確保碳中和相關技術與產品的銷售通路,對於推進碳中和任務至關重要。戴校長強調,僅靠政府補助並不足以拓展市場規模,建立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系統,則是關鍵。透過模仿過去農耕隊模式,發展「碳耕隊」,整合各方資源,讓台灣在全球環境治理中成為一個重要的供應鏈品牌。

    永續型資本主義的崛起
    在推廣這種碳中和策略的過程中,永續生態系的形成同樣意味著一種新的資本主義形式的崛起。企業越來越多地將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融入到其商業模式之中,使得永續不僅成為企業的責任,也成為獲利的重要手段。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將在這一過程中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實永續的共贏局面。

    碳中和的實現,並非單一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社會各界攜手合作,融合AI、BI及CI等智慧工具,從根本上解決當前三大痛點。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全球的永續發展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成為一個在永續發展上發揮影響力的國家。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地球尋找更美好的解方
    資料來源:科技島 記者/林育如

  • 114年度「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

    114年度「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至114年1月24日(五)下午5時30分截止收件!!
    唯一針對商業服務業之政府補助計畫開始受理申請!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服務業創新研發計畫(SIIR)」為鼓勵商業服務業以「智慧化、低碳化」為主軸,提出創新服務研發計畫,協助企業超越同業水準,提升國際競爭力。

    【補助類別與經費】 
    (一)個別創新
    單一企業申請,以未曾獲SIIR計畫補助者為優先,補助上限最高150萬元。    
    (二)合作創新
    每案至少3家企業聯合申請,「聯合申請」須擇定一家為主導企業,其餘為成員企業;若為連鎖體系則應由總部申請,且創新服務需導入至少10家門店,補助上限最高800萬元。
    (三)國際化進階創新
    計畫內容須符合國際化服務貿易輸出者,擴大海外市場之商模落實,提升國際競爭力,個別創新補助上限最高500萬元,合作創新補助上限最高1,000萬元。
    【計畫重點】 
    (一) 創新研發主題
    1. 智慧 化 運用 AI 、 5G 、 I o T 、區塊鏈、雲端 技術 、多元支付、 AR 、 VR
    等科技 提升服務效率或改善服務品質 ,或串聯線上線下全通路服務
    創造 多元、便利或趣味性之創新服務 模式 。
    2. 低碳化 :導入綠色設計或循環經濟 服務模式 以降低 資源消耗與碳排
    放 ,朝減碳淨零或生態友善 ,達淨零永續發展目標 。
    3. 計畫 構想超越同業水準,並包含至少3個月以上的試營運期間,結案時需達成預期效益指標。
    (二) 合作創新
    1. 核心產品或服務設計之完整性。
    2. 數位或實體平台實踐 多家合作創新 之可行性。
    3. 尋求既有市場再加值或探索突破新市場且具產業發展前瞻性 或未來擴
    張性 。
    4. 成員 間具 資源互補性 與 多元發展之可能性 ,鼓勵共同創新、降低研發
    成本並共同分擔風險。
    5. 成員間具過去合作實績且與所提研發計畫相關,且可提出具體溝通協
    調模式、研發執行權責規劃與明確的分潤機制等。
    6. 如為連鎖體系總部,應有創新導 入模式之督導與管理具體規劃、導入
    應用門市數量與流程機制、品牌提升之行銷、銷售成效。
    7. 創造品牌價值、擴大通路、改變經營型態或市場目標可行性 。
    (三) 國際化進階創新
    1. 創新策略應符合國際市場趨勢,滿足跨國客戶需求,提升產品或服務
    價值,具體包含市場行銷策略、品牌拓展計畫、國際市場趨勢分析及
    在地化方案等。
    2. 具備 國際市場跨境服務或商業據點設立規劃尤佳。
    3. 完成較 高的國際市場績效指標 (例:計畫產值為總 經費 1 倍 ),並具產
    業或相同規模企業之示範性 及影響力 。

  • 環境部2025元旦新規出爐

    2025年元旦起實施碳費徵收制度

    根據環境部《氣候變遷因應法》,2024年起,年排碳量逾2.5萬噸的排碳大戶,隔年將繳交碳費,預估超過500家企業成為第一波收費對象,鋼鐵、水泥、石化、半導體業首當其衝。

    環境部公告「碳費徵收費率」,從明(2025)年元旦起生效,代表我國正式邁入排碳有價時代。

    碳費徵收內容包含徵收對象、收費方式、減量指定目標等;其中,費率包含一般費率及優惠費率,期透過碳費徵收之經濟誘因,鼓勵徵收對象加速且大幅採行具體溫室氣體減量措施,以爭取適用優惠費率,並促進達成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環境部預期碳費徵收對象為281家公司(共計500廠),預估到119年最多可減量3800萬公噸碳排。

  • 環境部2025元旦新規出爐

    旅宿業者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

    環境部2023年7月就公告一次用旅宿用品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規範旅宿業者2025年起,不得提供容量小於180毫升的液態盥洗及保養用品,改為提供大瓶裝壁掛式沐浴用品;為鼓勵消費者自備,業者不得陳列個人衛生用品供消費者自由取用,像是牙刷、牙膏、梳子、刮鬍刀等,但民眾有需求可向業者洽取。

    相關政策明(2025)年元旦生效並開始稽查,預估全台有1萬4500多家旅宿業受影響,若業者違反規定可處1200元至6000元罰鍰。

    不過,包括SPA、游泳池等附屬設備、服務設施、客房以外的經營設施則不在管制範圍。

    除此之外,環境部也鼓勵業者減少使用塑膠瓶裝水,改以玻璃瓶裝水、增設飲水機等方式,預估一年可減少4.6億個以上的小瓶裝旅宿用品用量,減少重量約2100公噸,相當於一年可減碳2500公噸,小瓶容器更換為大瓶容器,整體塑膠使用量約減少30%。

  • 企業宣告碳中和2要點

    依照國際ISO標準、遵循環境部指引

    為防止企業「漂綠」,環境部9月26日發布《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企業宣告實現碳中和之前,必須要遵循排放量盤查、減量、抵換3大核心原則,並藉由「碳中和管理計畫」完整說明減碳路徑、減量措施執行成果與目標,供各界監督。
    企業宣告碳中和,除了需要依循國際標準組織(ISO)的 ISO14068-1 來執行,未來還需要搭配《企業宣告碳中和指引》來執行碳中和,強化資訊揭露。
    根據ISO 14068-1:2023標準,共有盤查、減量、抵換、文件化與確證4大步驟。包括企業得先做好溫室氣體盤查,檢驗自身排放量;再規劃減排措施或是以碳權抵換剩下的碳排,最後再透過ISO 14064-3:2019 查證企業的碳中和聲明,達成碳中和宣告
    環境部此次參考國際標準再訂定更詳細操作細節,與ISO14068-1差異在於4個面向:「加強說明產品的代表性」、「強化對於企業自身減量的要求」、「企業應加強對於未來的減量路徑及目標」、「加強公開揭露的實質作法要求」。

    該指引強調企業應該要先完成組織盤查,並說明全廠產品種類及數量,以釐清產品的代表性,企業不能以特定「樣板主體」來誇大宣稱碳中和。

    其次企業設定自身減量目標時,應以科學減碳路徑(如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等)設定企業短至長期減碳路徑與目標;且宣告使用減量額度(碳權)發生的時間,不應早於碳中和期間5年;最重要的是,不可以選擇性揭露資訊。

    碳中和宣告屬自願性質,仍須符合8大揭露指標
    雖然企業碳中和宣告為自願性性質,環境部並無審查機制。然而根據指引,企業宣告碳中和需要外部第三方機構查驗,尤其上市櫃企業宣稱碳中和時,應在永續報告書納入「碳中和管理計畫書」揭露完整的碳中和執行成果,讓社會及利害關係人方便查閱,公開揭露在企業網站。

    為避免組織、企業或產品服務在沒有提出證據下,就宣稱自己已達到碳中和,「碳中和管理計畫書」需公開揭露8個項目如下:

    1.主體及其邊界描述,宣告碳中和對應期間。
    2.產品或服務種類與數量,以及選擇該產品碳中和的理由。
    3.碳中和執行路徑與方式,須包含短期與長期減量目標與措施。
    4.主體邊界的原始溫室氣體排放量,包括排放量計算方式及是否經查驗機構查證等。
    5.主體邊界內執行的溫室氣體減量、或增加溫室氣體移除量之措施與量化結果。
    6.剩餘溫室氣體透過碳權抵換,其占總排放量的比例。
    7.碳權來源,包括碳權核發機構、專案名稱編號年分、類型與地點,是否經查驗機構查證。
    8.碳權使用時間、使用額度與註銷公開資訊。

    環境部指出,碳中和需要社會對話,該指引為建議性質不具強制性,若企業或上市櫃公司宣稱碳中和,也適合將碳中和管理計畫,納入當年的永續報告書。

  • 推動淨零建築轉型

    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一、前言
    為降低氣候變遷及地球暖化造成之衝擊,全球已有超過150國宣示或規劃在2050年達到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我國《氣候變遷因應法》亦於112年2月15日公布施行,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其中針對建築部門,政府已完成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相關措施規劃,俾讓整體建築部門有所依循。

    二、3階段目標
    ■ 2030年:公有新建建築物達成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
    ■ 2040年:50%既有建築物更新為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
    ■ 2050年:100%新建建築物及超過85%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

    三、4大轉型措施
    ■ 公有新建建築:已函頒要求各類公有建築分年分階段達到能效1級或近零碳建築(1+級),預計至115年,公有新建建築可達成此目標。另規定所有社會住宅均需取得綠建築標章,其中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興建的社會住宅,已提前自去(112)年起率先全面導入建築能效1級以上的規劃設計;至於地方興建的社會住宅,則預定自明(114)年7月1日起達能效1級以上。
    ■ 公有既有建築:由公有既有建築帶頭能效改善,113年已核定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補助中央及地方政府辦理改善能效及建置再生能源及儲能系統,共補助20案地方政府及15案中央政府既有建築改善,預估每年可節電2,300萬度,減碳量達到9,660噸CO2e(二氧化碳當量,為衡量不同的溫室氣體對暖化影響的標準單位)。另114-115年將推動「淨零建築轉型發展推動計畫」,擴大補助規模,加大推動力道。
    ■ 民間新建建築:為規範民間新建建築,內政部刻正研擬建築能效評估制度法制化條文,預定於114年底前完成條文草案,並將在相關法制化作業程序中,充分與各界進行溝通及協調,兼顧公正轉型之精神。
    ■ 民間既有建築:因數量龐大且牽涉民眾權益,將先採鼓勵及獎補助方式推動;另鑑於既有建築汰換老舊家電節能效益較大,將持續推動補助措施,鼓勵民眾將老舊家電更新為能效一級產品,預計於115年完成408萬臺老舊家電汰換。同時,將透過跨部會合作成立相關節能輔導團,協助民間既有建築節能診斷及改善,利用新的技術,帶動建築節能產業轉型與升級。

    四、結語
    淨零轉型涉及人民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未來在推動過程中,政府會持續加強與各界溝通,並透過公民參與及社會對話,滾動檢討路徑藍圖,以加速低碳轉型,提升建築能效。

  • 114年起小屋頂設太陽光電最高獎勵30萬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自明年起至117年止,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的私有建築物若設置太陽光電,每瓩(KW)獎勵新台幣3000元,每案最高30萬元,地方政府可加碼獎勵,估計將有12萬戶受惠,帶動720億元的投資額。

    為達成2050淨零轉型目標,行政院會今天通過經濟部提出的「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

    經濟部報告指出,根據內政部提供的資料分析,台灣屋頂面積比例小於1000平方公尺以下僅設置10%太陽光電,尚有潛力,不過小容量案件光電行政程序成本與大容量案件相當,因此投資報酬率低,因此希望透過獎勵金、簡化流程以及地方政府可加碼獎勵金,提升民眾設置誘因。

    根據計畫,自明年起,屋頂面積1000平方公尺以下的私有建築物(包含屋主或光電業者)若設置太陽光電,獎勵金額每瓩3000元,每案最高30萬元,地方政府可加碼獎勵。計畫自民國114年起至117年止,總經費40.8億、每年10.2億元,由經濟部撥款,地方政府執行,估有12萬戶受惠,預計帶動720億元的投資額。

    計畫也簡化民眾申請流程與文件,包含建議地方政府於受理申請人設備登記時,得併同審查申請獎勵款,且僅需申請表、身分證明文件、設備登記文件、領據、存摺影本共5樣文件。

    經濟部指出,過去屋頂型光電推動成效佳,社會支持度高、環境爭議性小,因此規劃獎勵誘因,期盼提升民眾設置意願,降低入門門檻,使屋頂型光電持續為台灣再生能源發展的主力。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出席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現行太陽光電設置以大型建築物跟中型建築物為主,量能已經差不多,因此未來將以小屋頂作為政策推動主力。

    經濟部能源署長游振偉在記者會中補充說,目前小屋頂太陽光電設置成本,每瓩在5.5萬元到6萬元之間,這項計畫是提供成本補貼,實際獎勵金需視個案差異。他強調,部分縣市本來就有補助太陽光電設置,此次希望透過中央預算挹注,共同推動淨零政策。

    至於太陽光電設置成效及未來目標,經濟部指出,今年太陽光電累積設置已經達13.82GW(百萬瓩),其中屋頂型達8.76GW,後續階段性目標為太陽光電在115年達20GW,預計119年擴大設置、穩健發展,累積目標達31GW。

  • 漂綠最高罰百萬 環境部預告「碳足跡管理辦法」 碳標籤期限減為2年

    我國碳足跡制度推行16年,幫助消費者優先選購碳減量產品,以減緩氣候變遷影響。環境部近日提出碳標籤制度法制化、將碳足跡標籤年限從5年縮減到2年,並增訂漂綠罰則,企業任意標示碳標籤涉嫌漂綠,將面臨最高100萬元罰款。

    碳足跡管理辦法修訂 強化打擊「漂綠」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11日召開「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修正草案研商會議,邀集財政部、農業部、全國工業總會、全國商業總會、台泥、中油及碳足跡審核機構等代表出席。

    環境部(時為環保署)分別於2009年及2014年推動碳標籤與碳足跡減量標籤,幫助消費者優先選購碳減量產品,以減緩氣候變遷影響。2020年進一步根據《環境基本法》訂定「產品碳足跡管理要點」簡化申請流程,並納入查證規範。2023年《氣候法》通過,環境部擬提升該要點的法律位階,預告「自願性產品碳足跡管理辦法」,並增訂漂綠罰款,若企業任意標示碳標籤涉嫌「漂綠」,將面臨1萬至100萬元罰款。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調適韌性技師甘智仁指出,目前碳足跡標籤有效數量共有596項,動植物產品、服務類、化學材料製品核發最多碳標籤;碳足跡減量標籤共計59項,前三名分別是服務類、動植物產品和其他類。

    碳標籤效期縮短 越來越多產品「不像大同電鍋可以用30年」
    氣候變遷署主任秘書張文興說明,此次修訂參酌國際產品碳足跡標籤期限1至3年,將碳標籤期限縮短至2年。商業總會代表質疑指出,申請時間需三到五個月,「商家好不容易拿到(碳標籤),結果一年後又要再申請」、「為什麼不拿國際標準3年高標為依據,起碼對商家的負擔小一點。」

    農業部代表則建議維持目前5年效期,擔憂碳標籤期限縮減會大幅增加農產品單位價格,業者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農業部代表指出,最大挑戰在於輔導產業成本高達需20、30萬,查驗階段的成本同樣高昂,「小單位農產品就要60萬,農產品有必要推動嗎?」農業部另建議從法源上新增「排除生物性產品」,或應該提供農產品額外的優惠價格。

    氣候變遷署調適韌性組副組長葉信君回應指出,現在許多產品的生命週期較以往縮減,產品急速汰換,「不像大同電鍋可以用30年」,若以現有方式計算碳標籤數量可能失準。至於縮減碳標籤期限可能致查驗成本上升,葉信君表示,未來會針對單一或簡單製程產業調整查驗成本。張文興則解釋,查驗屬於市場機制,「我們希望自願性的產品碳足跡揭露,但法規如果太過於細,其實會綁住產業發展。」

    因應《氣候法》第37條,未來碳標籤採分級制度,無減量標籤規定,故此次修正刪除碳足跡減量標籤,也刪除申請制度。產品類別規則(PCR)制度則不會立即消失,將設緩衝期,並會以調適辦法逐步銜接新的碳標籤管理制度。

  • 推動資源循環地方創生 共創地方永續共好 ::: 資源循環

    為了推廣在地資源循環利用,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推動資源循環地方創生,並於即日起開放申請,期望能透過計畫補助,扶植地方發展資源循環產業,開發創新循環技術及商業模式,帶動人口回流與青年返鄉,推廣在地資源循環,共創地方資源永續、共榮、共好。

    面對我國人口減少、城鄉發展失衡等問題,政府於108年起持續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經過各部會5年多來持續投入相關資源與努力下,已有初步階段性果。近年來資源循環成為地方發展重要議題,環境部資源循環署明(114)年將首次加入,共同投入地方創生工作。

    資源循環署表示,「推動資源循環地方創生計畫」將以「推廣資源循環理念」及「發展具地方特色之循環產品、創新技術及商業模式」兩大類型作為補助主題,希望將循環理念及技術發展效益延伸至各地,共同擘劃由下而上的資源循環地方創生技術落地與循環產品加值化方式,推動綠色生活模式的建立與資源循環產業的發展,實現地方資源永續共好。在補助對象方面,除補助地方政府外,更將觸角延伸到依法設立登記或立案組織、法人、民間團體、商號、公司等,透過多元化的補助對象及類型,擴大推動在地資源循環。

    資源循環署說明,後續將密切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團隊及全國各區地方創生中心合作,結合在地元素,推動資源循環之相關地方創生計畫,提案方式及流程請至國家發展委員會「地方創生資訊共享交流平臺」(https://www.twrr.ndc.gov.tw/)查詢,另相關提案申請表件等資訊,可至循環署網站「公告訊息-公告及會議」(https://www.reca.gov.tw)查詢,歡迎符合申請資格且有意投入資源循環地方創生的你,與資源循環署一起合作推廣在地資源循環,共同推動地方永續共好!

  • 環境部發布《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 2024年平均每月徵求2.2萬名綠領人才 8年飆速成長3.29倍!直追AI人才缺口

    落實2050淨零轉型,綠領人才扮演關鍵角色!環境部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完成《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2024年,近3,600家徵才企業有綠領人才需求,平均每月徵才2.2萬人,8年飆速成長3.29倍,人才缺口直追AI產業需求2.9萬人。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2025年起,上市櫃公司均應編制永續報告書;2026年起,環境部也將針對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CO2e以上的電力、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開徵碳費,因目前僅7%的徵才企業開出綠領工作需求,預估未來5年仍有1~3倍的成長空間。

    綠領徵才產業:「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需求最多

    環境部《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由環境部依「臺灣2050淨零轉型十二項關鍵戰略」,邀相關部會提供戰略關鍵字,包括:淨零、減碳、環境工程、生態檢核等超過650組關鍵字詞,透過104人力銀行累積超過45.8萬家徵才企業會員、超過882.4萬名求職會員資料庫進行大數據探勘,分析最近8年含有關鍵字的公司名、公司介紹、職缺名稱、工作內容、條件要求、技能證照等,並分析綠領人才的證照、薪資、及職涯歷程。

    趨勢報告指出,2024年綠領徵才已擴及各主要產業,以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業每月徵才逾4,300人最多,其次為:一般製造業逾3,200人、建築營造不動產業逾2,700人、批發/零售/傳直銷業逾2,500人、法律/會計/顧問/研發/設計業逾2,300人,前五大產業合計需求逾1.5萬人,已占七成的綠領人才需求。8成綠領工作機會集中在六都及新竹縣市,非主管職占99.9%。

    環境部長彭啓明觀察,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的綠領人才需求,例如:能源規劃師、綠金專案工程師/主任、電動車電子設計工程師、充電椿硬體工程師等,企業已呼應「淨零轉型12項關鍵戰略」中的前瞻能源、風電/光電、電力系統與儲能、節能;一般製造業人才需求,例如:環境工程師、水處理系統規劃設計工程師、廢水處理操作技術員等,也呼應關鍵戰略中的資源循環零廢棄、節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

    綠領徵才職務:「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需求最多,「專案/產品管理類人員」成長最快

    環境部《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綠領徵才的主要職務,以環境安全衛生類人員逾3,200個工作機會最多,其次為:業務銷售類人員逾2,900個、工程研發類人員逾1,400個、門市營業類人員逾1,041個、專案/產品管理類人員逾1,029個、位居第5名,竄升速度最快;反映企業為跟上淨零轉型的成長趨勢,對於專案/產品管理的綠領需求明顯增強,2017年平均每月工作數僅雙位數、不到百人,到2024年已破千人需求。

    環境部長彭啓明分析,綠領工作可大致分為兩類:第一線門戶、以及現職複合淨零的轉型綠領;前者如風力發電技師、葉片維護技師、電機組裝技術員等,後者如溫室氣體盤查管理師、永續顧問師、ESH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師等;當綠領徵才企業提供人才高薪、外派輪調、主管職、或已是全球最具規模的一方之霸時,綠領自成亮點職缺!

    綠領徵才條件:「環境專業證照」要求提升,「科系限定」逐漸鬆綁

    環境部《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顯示,2024年,22%的綠領工作要求具有環境專業證照,比2017年的19%上升3個百分點;同一期間,39%的綠領工作限定科系,比2017年的49%下降10個百分點。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企業對綠領人才的專業要求逐漸提高,但科系限定逐漸鬆綁,一升一降之間,有助於青年培力、以及社會科學、文史哲、商管等非理工如環安/化工/土木等相關科系或非綠領職人,經過環境專業加值、跨領域在職進修環保專業證照或課程,切入專案管理、品牌行銷、社群推廣、業務銷售等綠領相關職務。

    環境部規劃2025年成立公私協力淨零綠領培育聯盟,由環境部與大專院校分區設立北、中、南、東區淨零人力培育中心,每年培訓至少3,500人次。

圖片引用來源: Pixabay / Unsplash / LovePik

carneubank碳中和銀行

碳中和銀行 ╳ 永續未來的推動者